新能源车“火了”!均匀每天7起火灾事故,应该怎么防备?专家提示……
近来连续几起起火事情令新能源轿车的安全性再登“风口浪尖”。<\/p>
近来,应急办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现,接报各类交通工具火灾1.9万起,其间,新能源轿车640起,同比上升32%,意味着均匀每天有超越7起新能源轿车火灾<\/strong>。<\/p>
这一音讯一经发布便引发了大众关于新能源车安全性的剧烈评论,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车的起火概率真的更高吗?新能源车主又应怎么防患于未然?<\/p>
<\/p>
起火概率低于燃油车<\/strong><\/p>
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车起火事情更易引发大众忧虑。<\/p>
6月11日,广东省河源市两辆新能源轿车在充电进程中发生自燃,其间一辆小轿车被烧成骨架;6月12日,广东省珠海市一辆购买两年的新能源车在充电后不久冒烟起火;6月下旬,安徽省合肥市一辆正在充电的新能源车忽然冒烟自燃。<\/p>
我国轿车流转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王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现在新能源轿车的起火原因首要可归为5点:电池部件老化、外部磕碰、气温过高、电池热失控和高负荷运用。其间,用电要素所导致的火灾占一半以上,另一大诱因则为外部磕碰起火<\/strong>。<\/p>
“许多车主驾车出行进程中底盘难免会遭到磕碰,而动力电池遍及装置于底盘方位,在磕碰后或呈现必定变形却不易被发觉,埋下安全隐患。”王萌说。<\/p>
不过多位业界专家也向记者表明,从数据来看,现在新能源车的起火概率实践较燃油车更低。据公安部统计数据,到2022年3月底,我国新能源轿车保有量为891.5万辆。据此核算,本年一季度新能源轿车起火概率在万分之0.72左右。此前我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曾引用了一组数据:2019年我国新能源轿车起火概率为万分之0.49,2020年为万分之0.26,比较燃油车万分之1到万分之2的起火概率要低许多<\/strong>。<\/p>
不仅如此,据AutoInsurance EZ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现,2020年美国140万起火灾事端中,轿车起火的份额为15%,约为20万宗。其间,燃油车超越10万宗,混合动力轿车1.6万宗,纯电动车只要52宗<\/strong>。该组织结合美国轿车保有量核算得出,每10万辆轿车中发生火灾的车型份额为:混合动力轿车3475辆,燃油车为1529辆,纯电动车仅有25辆,起火率远低于前两者。<\/p>
<\/p>
制表:每经记者 李硕(数据来历:AutoInsurance EZ)<\/p>
“任何车辆自燃都存在必定的偶发性,并不能说哪种更危险。新能源工业开展备受注重,使得一些安全事端也被放大化。经过多年沉积,动力电池技能继续更新,像比亚迪推出‘针刺不起火’的刀片电池,宁德年代发布‘永不起火’的811电池……新技能的不断推出正致力于处理新能源轿车的安全痛点。信任在车企、电池企业、资料端等多方合作下,新能源轿车工业将迈向高安全、高质量开展赛道。”中关村新式电池技能创新联盟秘书善于清教奉告记者。<\/p>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轿车技能研究院院长张翔相同以为,近两年新能源车销量快速增加,保有量相应进步,车辆发生起火事情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又因新能源车作为新生事物更易得到注重,因而给大众留下了起火危险更高的形象。<\/p>
<\/p>
专家主张:<\/strong>定时查看<\/strong>防止长时刻亏电或过充<\/strong><\/p>
面对或许存在的危险,新能源车主又应在日常运用中留意哪些方面?<\/p>
“用车方面,首先要做的便是定时‘体检’,周期性地对车辆线路、动力电池及电机等进行相应查看保养,保证车辆各线路正常。其次,要掌握充电时刻和充电频次,防止过充或长时刻亏电或长时刻快充,这些都会影响电池状况和运用寿命。还有,车辆发生外部磕碰后主张到正规4S店做一次安全查看,保证电池等或许引起自燃事端的部件完好无缺。”于清教主张。<\/p>
<\/p>
图片来历:视觉我国<\/p>
值得留意的是,过度充电是车主在平常用车时易疏忽的细节<\/strong>。“锂电池在长时刻循环进程中电池负极表面会发生锂枝晶,一部分掉落构成‘死锂’,另一部分不断增加,刺穿隔阂导致电池短路,这是热失控的一个原因。不过一般情况下,这个进程是十分缓慢的。但在特别情况下,比如说电池过度充电,就会加快这一进程,诱发自燃。”张翔奉告记者。<\/p>
正因而,现在部分车企采纳约束充电上限的方法防止车辆过充,例如当车辆电量充至95%或98%时中止,以进步其安全性。张翔主张车主在运用中也应尽量防止过度充电给电池形成“暗伤”。<\/p>
不过张翔也表明,新能源车的技能升级换代较快,此前车企还面对原资料缺少窘境,为了准时交给新车,部分车企或许频频替换零部件供货商或更改相应技能计划,这其间就有或许存在未经充沛验证的技能安全隐患。为此,他主张新能源车企在研制技能或替换零部件时注重验证作业,进步产品的可靠性。<\/p>
“轿车企业在顾客购车后,应经过售后服务参谋或厂商客服人员奉告顾客正确的充电和运用方法,培养顾客正确用车观念。作为车辆生产者,轿车企业理应实行相应的提示责任。”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孙立清以为,关于翔实的用车留意事项,应由厂家奉告车主。<\/p>
记者|<\/strong>李硕<\/p>
修改|段炼 孙磊 盖源源<\/strong>杜恒峰<\/p>
校正|<\/strong>王月龙<\/p>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p>
未经许可制止转载、摘编、仿制及镜像等运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