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宏:中美两军要避免误判 美方最好按中方说的去做
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开展远海实战化训练
直新闻:国防部晚间官宣,海军辽宁舰编队圆满完成远海实战化训练,返回青岛母港,解放军2021年的军事训练工作也是今天国防部记者会的焦点。你对此有何分析?
特约评论员 石宏:谭克非大校在介绍中有句话说得很好,“强军重任在肩,百炼方能成钢。”可以看出军事训练对于我军聚焦备战打仗的重要性。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那就是向训练要战斗力,精兵强将都是练出来的。
从介绍中可知,我军的训练现在突出实战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实战化就是训练完全贴近实战,未来实战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而要贴近实战,不只是将训练场设置成逼真的战场那么简单,还要不断研究未来战争的趋势,准确把握未来战争的脉搏,这样才能在训练中真正做到贴近实战。我们不能只顾着自己埋头苦练,不顾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动向,否则很可能出现闷头练得苦,却落后于时代,用今天的武器打昨天的仗。从世界范围看,有不少国家的军队在训练上很值得我们借鉴,例如以色列军队在训练上就非常注重研究未来战争,所以在实战中做到了用今天的武器打出明天的战争,经常令人耳目一新。
科学化就是谭克非大校所说的在训练中引入大量的科技手段,并且让科学家走进训练场指导练兵实践,这样做不但能让军事训练事半功倍,而且能够大大节约训练成本。例如我们经常从新闻中看到的激光训练器材,就大大降低了实弹的消耗,而效果却和实弹训练近似;现代化的兵棋推演可以任意设置复杂的战场情况,锻炼指挥员的临机反应能力。
规范化就是严格按纲施训。按照国防部今天的介绍,新编训练大纲110余本、滚动修订训练大纲600余本,目的显然是形成并不断完善体系化的训练规则,让官兵们在训练中都明白练什么、怎么练,从而显著提高训练成效。
直新闻:就美国总统拜登本周签署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通过多项涉华内容,谭克非大校猛批美方渲染“中国威胁论”,您对此如何看?
特约评论员 石宏:正如谭克非大校所评论的那样,这个法案充斥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渲染“中国威胁论”,并且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7682亿美元的军事预算占到了美国联邦政府支出的21%。为了筹措这笔庞大的军费,美国不得不继续削减其他领域的开支,如此穷兵黩武,说明美国非常好战、非常迷信武力,充分表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战争策源地,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者。
在这份法案中,武器装备的采购预算达1470多亿美元,研发费用达1340亿美元,其中仅仅美国海军飞机和舰船的采购费就超过480亿美元,比俄罗斯2022年的军费还多出20多亿美元。美国这么做想干什么?显然是进一步强化在军事上对中国的遏制力度。因为美国近年来公开将中国视为其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而军事手段无疑是其对华进行遏制的最大王牌。
至于这份法案中投入71亿美元用于“太平洋威慑倡议”,以及塞入所谓支持台湾地区提高“防卫能力”、发展不对称战力、邀请台湾地区参加2022年“环太军演”等消极涉华内容,则表明美国在进一步明确、细化对华进行战略遏制的政策,尤其是“台湾牌”越打越起劲,这将让台海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和高度的警惕,并做好有效的应对,防止美国在遏华方面铤而走险。
直新闻:中美两军日前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了本年度的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谭克非大校也介绍了这次会议的相关情况,您对此有何分析?
特约评论员 石宏:在2021年,美军对华进行抵近侦察和侵权挑衅行动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并且范围还在不断扩大,自然显著增加了双方误判和擦枪走火的概率,这个责任完全在美军一方,但是美军只强调通过中美两军接触来降低误判风险,一直刻意回避可能导致误判的实质问题,这是其蛮横霸道的表现。
谭克非大校说得很清楚,美军舰机对华频繁实施抵近侦察、频繁实施侵权挑衅行动,是导致中美海空军事安全问题的根源。美方停止具有敌意性质的海空兵力行动,才是解决中美海空军事安全问题的根本办法。因此,美国军方真想避免中美两军发生误判,最好是按照中方说的去做。
作者:石宏,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